BBC: 中国“冻卵旅游”兴起 – 为何单身女性前往海外冻卵?

中国单身女性为何选择到海外冻卵?

中国政府禁止单身女性冻卵,一些有条件的女性选择前往海外进行手术,冷冻及保存卵子,延长自己的生育年龄。追求自由生活、发展事业、找不到合适伴侣等等,都是中国女性决定进行冻卵手术的原因。

单身人群在世界各地上升当中──中国亦不是例外。中国女性单身的原因非常多样。有些女性自己作出这样的选择,也有女性因为际遇而保持单身。

越来越多中国女性认为,冻卵是“世上唯一的后悔药”,让她们延迟生育计划、事业家庭兼得。也有一些女性认为,生理时钟时针不停滴答,完成冻卵令她们安心。最起码,她们为自己做了一点事情、保留一点希望。

不过,中国政府并不容许单身女性于国内冻卵。对于有条件的女性来说,前往外地是最可行的办法。

中国女性游客在马尔代夫中国经济发展令中国女性享受多彩多姿的生活。

 

家住北京、在外企担任推广经理的ZZ今年40岁,她在今年一月于美国洛杉矶完成冻卵。

“我一直对于要不要小孩子不是特别确认,我不是那一种笃定说我一定要当一个母亲这样子,只不过我觉得,我要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个选择。”

ZZ说,以她的收入来说,赴美冻卵的费用不算高。所以,费用不是一个问题。

北京中国经济急速发展,改变现代女性的生活面貌。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速度发展。在中国城市,现代女性的生活面貌已完全不一样──她们能在事业上拼劲、累积财富、发展自己的志趣。

ZZ说:“我对现在这种自己可以掌握一切,比较独立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

除了事业以外,ZZ说她爱好艺术,喜欢画画及看电影,这些兴趣都在她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对于ZZ这类型女性来说,冻卵作用就如保险一样。她们不一定会使用储存的卵子、当母亲也不是生命中的必然选择。不过,假如她们日后下定决心生育的话,冷冻了的卵子为她们保留做母亲的机会。

打拼事业

对于事业心强的女性,冻卵让她们有更多时间打拼,事业阶梯再上一层楼。

“就算(现在)有男朋友,我30岁之前也不会去结婚的。”

Jia今年26岁,目前没有男朋友。不过,她说未来两三年内还没有找到合适对象的话,她会去海外冻卵。

“事业占我生活很大一部份……一定要有一定的收入。” Jia计划近期到美国修读博士课程,学业有成后希望在国外或国内觅得高校的教职。

难觅合适对象

2015年在黑龙江举行的集体婚礼对一些中国城市女性来说,找到合适对象并不是容易的事。

 

一些中国女性希望通过冻卵延长生育年龄。她们希望在未来遇到合适的人的时候,仍然能够生儿育女、建立家庭。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04年大学本专科阶段女生占的比例为45.6%,十年后比例增长至52.1%。女性的收入亦在增长中。

今年40岁的张小姐形容自己是传统女性,一直渴望与理想对象组织家庭。她两年前第一次在台湾冻卵,之后又在其它地方再次冻卵。

对比父母辈来说,张小姐认为她们这一代的女性更难找到对象。“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贫富悬殊是非常大的。”

“我父母的那一代,大家收入跟社会地位其实差不多。他们也不需要买房子,因为单位会分的……在这个情况下,他们(择偶)也不会太多考虑比如学历等等。”

“他们的圈子也非常小……他们的眼光很窄……相对来说,这种环境当中的人是会比较单纯。”

传宗接代

上海公园的相亲角一些老人担心未婚子女,在相亲角帮子女找对象。

 

中国文化强调传宗接代,令不少中国女性增添多一层压力。

31岁的满满在今年二月底到洛杉矶进行冻卵手术,她指这种传统观念对她还是有影响。

她说:“冻卵对爸妈也是一个表态,就是其实我会要孩子,只是现阶段我觉得我还有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我没有去做,所以才去冻。我冻完了卵子爸妈更放心了,想要孩子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要。”


比较:台港冻卵相关法规

由于中国大陆禁止单身女性冻卵,不少有能力有条件的女性都会在海外进行手术。除了美国之外,台湾也是一个热门地区。有生殖中心负责人认为,这为台湾的医疗产业提供商机。

台湾的《人工生殖法》在试管婴儿、捐赠生殖细胞各方面有各种规定,但法律容许单身女性冷冻卵子。

送子鸟生殖中心暨爱生育银行副院长王怀麟医师指出,全台湾有约77家医疗机构现时提供冻卵服务,整个程序费用在台币13万至15万之间。

王怀麟说:“大陆客人占了五、六成左右。”送子鸟生殖中心的客人也有来自港澳地区、新加坡,甚至是欧洲的华人。

王怀麟估计,全台湾的医疗机构每年完成约600至700个冻卵周期──而且还大有上升的空间。以送子鸟生殖中心为例,2010年只完成十多个冻卵周期,但去年中心完成了150个周期。即是说,在短短六年间录得十倍的成长。

不过,台湾《人工生殖法》规定只有夫妻才可以实施人工生殖(即试管婴儿),单身女性不能在台湾购买或使用精子。

至于香港,已婚和单身女性都可以因非医疗的原因接受冻卵疗程。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吴鸿裕教授指出,早前有一名私家医生向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查询,单身女性在香港能否接受冻卵疗程,而管理局确认这是法律容许的。


陈天天现时是剑桥大学的博士生,中国女性冻卵是她的研究范畴。她认为,血缘、传宗接代的概念仍然根深蒂固。

“如果我们再去分析为甚么要冻卵的话,对一个30、40岁的未婚女性,她其实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冻卵,另一个选择是收养。”

“(选择冻卵的女性)对于保存父亲这一部分的基因,她们的意欲还是很强的……就是指她们未来的伴侣。”

领养的孩子或用捐精者精子人工受孕的孩子,可能会对与未来伴侣的关系产生影响。所以,单身女性就算想要孩子的话,冻卵对她们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可以接受的选择。

北京妈妈们带小孩散步不少中国人认为传宗接代非常重要。

需求有多大?

中国女性前往海外冻卵人数到底有多少,非常难以估计。不过在通讯软体微信上,有关心单身女性生育权的群组,提供与冻卵等相关的人工生育技术的资讯。

不过,外地的生殖中心及中介机构已经窥探到中国对冻卵市场的庞大需求。

位于洛杉矶的美国加州生殖中心(Fertility & Surgical Associates of California)首席运营官郭雯雯指出,冻卵业务在增长中。

她说,近年来每年大约有25名中国女性到诊所进行冻卵,而每年客户增长约有10至15%。

虽然需求在上升,但由于价钱高昂的关系,有条件进行冻卵疗程的人,还是只占少数。

美国、台湾、柬埔寨等地都可以提供冻卵疗程。不过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关系,美国仍然是不少人的首选。在美国冻卵疗程费用约在一万多两万美元,机票及住宿另计。

男女不平等?

一直以来,中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冻卵技术的存在。不过自2015年开始,女明星徐静蕾对传媒说自己曾在美国冻卵,令冻卵变成热门话题。

其后,央视报道指单身女性并不能在国内冻卵,舆论一片哗然。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规定下,冻卵属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单身女性不能在中国大陆冻卵。

四川的人类精子库
中国有二十多家人类精子库,但没有一个卵子库。

 

就算是已婚女性,她们如果想要冷冻及储存卵子的话,都有不少限制。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医院才会协助已婚女性冻卵:“第一种是不孕症女性在取卵当日由于各种原因,男方不能及时提供精子,或者当时没有精子,同时拒绝供精做试管婴儿的,只能先将全部卵子或者剩余卵子冷冻保存起来;第二种是患有恶性肿瘤的女性。”

不过假如是单身男性想冻精的话,并不会面对这些限制。

《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除了“医疗目的”,男性可以冻精以作“生殖保险”之用。另外,也没有规定男性必须已婚。

计划生育

上海社科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陈亚亚认为,禁止单身女性冻卵与计划生育政策脱不了关系。

博士生陈天天补充:“单亲家庭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的家庭模式。一般觉得传统家庭模式应该是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孩子……现在当然是一对夫妻带两个孩子。”

一个家庭在上海灯饰前自拍
中国未婚女性生育面对很多难题。

 

中国在2015年放弃了“一孩政策”,但计划生育仍然存在──而婚姻就是生育的前提。

中国大部份地区都会对非婚生育处罚。理论上,父母其中一方需要缴交”社会抚养费”,但大多数情况是母亲付罚款。女权主义者萧美丽认为,不允许单身女性冻卵,是要防止她们拥有自己的孩子。

“生的小孩一定要跟一个男人挂勾,就是一个父权制度特别明确的表现。”

身体自主

冻卵过程有人认为,中国未来会对未婚女性开放冻卵的权利。

 

自中国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女性身体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

中国禁止未婚女性冻卵,也可以说是国家对女性身体的另一种控制。

不过,这些女性以前往海外冻卵的实际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ZZ说:“单身就不能够去冻卵,其实我都觉得是很陈腐的想法。但是我可能没有激进到说我要站出来反对这个事情。”

“我既然有别的选择,我就绕一个圈子去做。但是我想这个(情况)迟早会改变的。”

深圳男同性恋到俄罗斯找代孕 花百万生下三胞胎

内地社会对同性恋接受程度不高,不少同性恋者仍饱受旁人的异样目光。深圳男同志安徽与他的另一半叶剑斌,近日接受内地媒体采访,诉说他们的爱情故事,更透露他们到俄罗斯找代孕,并到香港诞下3胞胎的经历。他们的故事近日在网上广泛流传,更获多间传媒转发,令一众网民议论纷纷,更引起坊间对同性恋的关注。

从农村出身的安徽,2008年时离乡别井到深圳打拼,其间更在”同志聊天室”内认识了叶剑斌。安徽喜欢叶剑斌的朴实,叶剑斌亦被安徽的”博学多知”吸引,两人相识一周后便堕入爱河,其后更开始同居生活。

至2012年时,叶剑斌因饱受抑郁症折磨,安徽便提出透过卵子捐献和代孕要一名孩子,希望藉此为叶剑斌”带来一点希望”。后来,他们便到俄罗斯合法地做试管婴儿和代孕。由于安徽有感自己因外貌身高不出众而遭受歧视,故他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是混血儿,最终他选择了由一名德国模特儿捐献卵子。

虽然安徽本身只希望要一名孩子,惟试管培育的3个胚胎都取得成功,结果安徽不惜花费7位数字的金钱,亦要把3名孩子都生了下来。到了2014年,他们的3名儿子终在香港出生。虽然3名孩子的生父都是安徽,惟叶剑斌一直将他们视如己出,扮演母亲的角色,而安徽一家其后生活亦乐也融融。

不过,随着孩子长大,安徽和叶剑斌亦不得不面对孩子对于”生母是谁”的问题。安徽表示,如孩子们将来问及”妈妈在哪里”,他们都会坦然相告,而安徽至今仍与卵子捐献者保持联系,且会发送孩子的照片给她。

安徽代孕生子的经历在同志圈内受到关注,不少人向他”取经”,而安徽亦乐于跟他们分享经验。安徽直言︰”同志代孕生子现在还不普遍,而且以后也很难普及,因为这不仅有资金门槛,更需要当事人做好心理建设和人生规划。”

卡戴珊被曝将三度当妈 83万美国代孕怀上双胞胎

卡戴珊将再当妈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以丰满身材和八卦话题走红全球,她与老公结婚三年,两人育有一对儿女,先前两人传出有意再追第三胎,但是她曾被医生诊断子宫难负荷、难以受孕,因此近日有消息传出,小俩口找了代理孕母帮忙,并成功怀上了双胞胎。

卡戴珊过去在产下大女儿后,就被医生诊断难以受孕,但在2015年奇迹的怀上了第二胎,成功产下儿子,两人为此还开心不已。在经历过巴黎抢劫案后,她有意为小孩再添弟弟妹妹,希望孩子们可以互相扶持,有更多的手足互相照应。根据《US Weekly》报道,卡戴珊与坎耶-韦斯特几个月前就着手寻找代理孕母,据悉两人已经找到了,而且该名来自圣地牙哥的代理孕母也成功怀上小孩,目前已经怀孕超过三个月,夫妻俩即将在2018年1月迎来一对双胞胎。

报导称,卡戴珊除了已经先缴交美金68850元(约人民币46万元)的押金给代孕公司外,每个月还必须支付代理孕母美金4500元(约人民币3万元),直到对方生下孩子为止。知情人士爆料称,“卡戴珊知道对方怀的是双胞胎后,还答应要多付美金10000元(约人民币6.7万元)做为奖赏。”所有费用总共约人民币83万元,但是她也订下了许多规定,并在合约上清楚列明,代理孕母不准抽烟、喝酒、泡热水澡、吃生鱼、染发等,以确保对方肚里宝宝的健康。

伦敦一医院通过基因编辑通用免疫细胞治愈了两个婴儿的癌症

首次,医学上使用志愿者的基因工程T细胞治疗儿童的癌症。

来自英国伦敦的医生声称,他们使用通用免疫细胞成功地治愈了两个婴儿白血病患者,该方法为世界首创,其通用免疫细胞来自接受了基因工程编辑的志愿者细胞。

这个在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进行的实验,证明了使用通用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可能性,该方法只需将廉价的通用免疫细胞注射到患者的血管内。

这个新的治疗手段可能对包括Juno Therapeutics和Novartis在内的公司构成巨大挑战,这些公司都已经投资了数千万美元在定制免疫细胞治疗研发上,包括收集患者自己的血细胞,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最后再重新注射回患者。

这两种方法都依赖于基因工程编辑的免疫T细胞 ,它们是免疫系统中的饥饿捕食者并且攻击白血病细胞。

根据《科学转化医学》杂志报道,这两个11个月和16个月大的白血病婴儿之前都经历过失败地治疗。基因治疗专家Waseem Qasim(如下图)主持了通用免疫细胞治疗,并认为这两个孩子的病情都得到了缓解。

尽管这些病例在英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研究人员依然有所怀疑,这是由于实验中还给两个婴儿患者进行了化疗,导致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是通用免疫细胞治愈了婴儿患者。

Novartis公司的合作研究者,费城儿童医院癌症免疫治疗主任 Stephan Grupp 认为,“该实验看起来是有效的,但是并没有证据。如果这个实验真的可行将是巨大的成功,但目前还不是。”

该实验的技术被出售给了生物技术公司Cellectis,制药公司Servier和Pfizer正在进一步发展其治疗方法。

使用基因工程T细胞(通常称为CAR-T)的治疗是新颖的,并且尚未商业化的,但它们对抗血液癌的效果已经令人惊叹。目前为止,在Novartis和Juno的研究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在接受定制免疫细胞治疗后得到了永久性治愈。

但是,个性化治疗给其商业化过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Novartis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制造中心,患者细胞来自11个国家的25家医院,在基因改造后再迅速运回。Novartis表示,今年将向美国申请批准销售面向儿童的T细胞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的巨大潜力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但许多新的投资者更青睐通用免疫细胞,其中包括生物技术巨头Regeneron,Kite Therapeutics, Fate Therapeutics以及 Cell Medica。

Cellectis 主管通用免疫细胞的CAR-T副总裁Julianne Smith说,“通用免疫细胞使患者可以立即接受治疗,而不是从患者取得细胞再进行制造。”

Julianne Smith说,“对于通用免疫细胞方法,我们先从供体收集血液,然后进行基因编辑、扩增,最后冷冻储存。我们估计,通用免疫细胞的制造成本约为4,000美元,相比之下,提取患者的细胞再进行治疗的费用大约为50,000美元。”

可是一旦进入市场,任何一种类型的治疗都可能产生50万美元的账单。

风险资本家、Juno Therapeutics公司的创始人Robert Nelsen说,他不担心通用免疫细胞替代他们的疗法,他们已经为定制免疫细胞筹集了数亿美元。 Nelsen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说:“他们未来可以做的是我们今天就能做的,你会想要自己的细胞,而不是别人的细胞。”

伦敦的实验第一次对病人使用如此大程度基因编辑的细胞,四个基因编辑中两个是通过TALENs方法,对细胞的改变有抑制排异反应,并指导攻击癌细胞。

在美国和中国,科学家们也在竞相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科学家已经找到一种减缓甚至完全停止人类衰老的方法

科学家已经找到一种减缓甚至完全停止人类衰老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越来越相信老化是一种疾病,可以停止或至少可以减慢衰老。最近,俄罗斯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在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联合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想法。他们的研究发发表在“时代”杂志上,着重于线粒体在生物体老化中的作用。

在俄罗斯生物学家弗拉基米尔·斯库拉切夫的领导下,研究人员试验了一种特殊的基因改造小鼠。将单个突变引入到这些小鼠的基因组中,这种突变基本上加速了线粒体诱变。这些突变的小鼠生活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有了许多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和缺陷,这些清楚地表明是由老化引起的。

科学家已经找到一种减缓甚至完全停止人类衰老的方法

研究人员用一种称为SkQ1的合成化合物治疗一组100天的转基因小鼠,SkQ1是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斯库拉切夫实验室开发一种针对线粒体的人工抗氧化剂。将SkQ1加入这些小鼠的饮用水中,而单独的对照组则给予纯水。小鼠到200-250天时,对照组迅速老化、体重减轻、体温下降、有骨质疏松症,并发展为脱毛症状。还有伴有移动性和氧摄取的减少,这所有的表现都是衰老的迹象。另一方面,对于用SkQ1处理的小鼠,这些性状显著减缓。

治疗的潜力

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确实在衰老中发挥关键作用。斯库拉切夫解释说:“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首先,它清楚地表明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在哺乳动物衰老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我们的研究打开了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治疗衰老的方法。”

科学家已经找到一种减缓甚至完全停止人类衰老的方法

有了这些有希望的结果,斯库拉切夫已经在开发基于SkQ1的潜在药物治疗。一种是称为Visomitin的滴眼液,已经在俄罗斯批准,并已通过了美国的第二阶段临床试验。另一个正在开发的项目是口服版本的SkQ1。在俄罗斯,这种药物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如果一切如预期顺利,药物可以在2-3年内批准公开使用。

这些并不是唯一的“抗衰老”的方式,其他机构,如旧金山启动的统一生物技术,也正在寻求了解细胞衰老的机制和减缓衰老的方法。还有一些科学家依靠干细胞技术来再生由于衰老或疾病损伤的人组织。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能很快就能够减缓人类衰老,甚至完全停止人类衰老。

新发现,研究人员找到了老化细胞的“重置按钮”

新发现,研究人员找到了老化细胞的“重置按钮”

从恢复心跳和延长寿命,到通过基因编辑去除疾病,而血源性疾病的挑战也采用新的解决方案。虽然目前许多解决方案可以反应性地应对血液病症,而瑞典Lunds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可以主动解决血液疾病的方法。

由于表观遗传,我们的血液随着我们年龄增长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基因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沉默或活化,而不修饰遗传密码本身。考虑到这一点,Lunds大学的研究人员团队观察了老年小鼠的造血干细胞(HSC),看看他们是否能解开我们的细胞如何变老的奥秘。

新发现,研究人员找到了老化细胞的“重置按钮”

细胞再生

HSC细胞是所有其他血细胞的祖细胞。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科学家们相信我们的细胞也会老化。老化的血细胞意味着我们更容易受到如白血病等疾病的攻击。同样,Lunds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到老年小鼠的血液功能降低。

但是,当给老鼠注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本质上是一批新鲜干细胞后,发生了一些相当神奇的事情。iPS细胞用作“重置按钮”,重新编程血液干细胞并引发各种复原。研究人员观察到年纪较老的小鼠中的祖细胞HSC细胞开始产生功能上类似于在年轻小鼠中观察到的血细胞。

新发现,研究人员找到了老化细胞的“重置按钮”

该组的数据表明,通过引入iPS细胞可以逆转HSC细胞衰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血细胞生产中的这些变化并不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基因表达随时间的表观遗传变化而产生的。有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研究团队希望他们更接近开发治疗,以减少血液疾病,包括三种主要类型的血癌和超过100种血液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返老还童之道?人类婴儿血液令衰老老鼠大脑恢复年轻

(原标题:Blood from human babies make brains of elderly mice young again)

返老还童之道?人类婴儿血让老老鼠大脑再度年轻

1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给老年大鼠注射婴儿血浆后,大鼠的记忆能力得到恢复。而进一步的研究确认,脐带血中的蛋白质TIMP2是大脑年轻化的决定性物质。

注射年轻血液,重得青春大脑

你是否觉得随着年龄增长,脑子越来越不够用?可能TIMP2蛋白质能够帮你重得青春大脑!根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给老年大鼠注射婴儿血浆后,大鼠的记忆能力得到恢复。而进一步的研究确认,脐带血中的蛋白质TIMP2是大脑年轻化的决定性物质。

这不是第一次发现年轻血液有助大脑年轻。之前已有研究发现年轻人的血液可以使得老年大鼠记忆和认知能力恢复到年轻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血液血浆中的某些物质作用。而该新研究则发现,婴儿脐带血的抗衰老能力更强。

该研究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瑟夫·卡斯特利亚诺(Joseph Castellano)和同事共同完成。他们收集了三组不同年龄段人的血液,分别是婴儿,22岁左右的年轻人,和大约66岁的老年人。然后将收集来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即血浆注射到老年鼠体内(相当50岁的人类)。

结果厉害了,注射脐带血血浆后的老鼠学习能力变快,记忆迷宫路线的能力也变强。同时也发现,老鼠大脑体内海马体活动变强。而海马体,正是负责大脑中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的部分。

另外,注射了年轻人血液的大鼠的海马体功能也有一些增强。但注射了老年人血浆的大鼠则无此类现象。该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血浆“重返青春”的神奇能力随着年纪递减。

神奇物质——TIMP2蛋白质

但究竟是血浆中的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卡斯特利亚诺对此进行了探索。他们先是对比了不同血浆中的成分,发现脐带血中含有更多的TIMP2蛋白质,并且这类蛋白质在血浆中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少。因此他们猜测,TIMP2蛋白质可能就是大脑年轻化的关键所在。而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只注射了TIMP2的情况下,老年大鼠的大脑海马体活体和迷宫记忆能力都有所增加。除此以外,老年大鼠的筑巢能力也得到恢复。但将去除了TIMP2蛋白质的脐带血注射到大鼠体内,则没有发现认知提升的现象。这些都确切地表明了,TIMP2蛋白质是大脑年轻化的决定性物质。

虽然TIMP2提高认知能力的机理还不清楚,但是曾有研究表明该蛋白质能够抑制一些基质金属蛋白酶。其中,某些基质金属蛋白酶会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即常听到的老年痴呆症。

因此,TIMP2或能用于治疗老年认知下降和老年痴呆症。而使用TIMP2蛋白质作为治疗药物比注射脐带血要简捷方便,一是蛋白质能够实验室合成得到,二是不用担心捐血问题。

临床应用: 探索中

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科林·马斯特斯(Colin Masters)提醒道,必须先弄清楚TIMP2蛋白质对海马体有何影响,要想临床应用前还有漫漫长路。

不过目前为止,已经有团队在进行血浆研究。南韩就正在医院进行验证研究,探索注射脐带血对55岁左右的老年人是否有抗衰老作用,预计八月份会得到结果。而本研究的另一作者托尼·怀斯·科莱(Tony Wyss-Coray)最近也完成了注射年轻血液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影响的实验。数据有待发表。

但制得警惕的是,血液注射也不是灵丹妙药,百利而无一害。毕竟,脐带血中的生长因子可能会诱发老年人发生癌症。而本研究作者卡斯特利亚诺接下来将研究TIMP2是如何影响认知能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症。

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如何降低衰老的影响迫在眉睫。而如果能够确定TIMP2的临床应用,那将是造福人类的一项大事。

基因治疗又一次的黄金时代 – 科学与伦理的碰撞

2016年美国6岁小女孩 Eliza O‘Neill 开展了一项“神奇”的基因治疗。她患有一种叫做沙费利波综合征IIIA型(Sanfilippo syndrome III A)的罕见遗传病,引发体内寡聚糖的过度累积,逐步对机体造成损伤,阻碍智力发育,通常情况下,成年前会引起死亡。

为了争取一线生机2016年5月10日,俄亥俄州哥伦布全国儿童医院的医生团队将一种称为AAV的无害病毒注入Eliza血液中。目前为止,Eliza一直反应良好。妈妈Cara表示:“现在,她会用眼神跟我们交流,并试图开口说话。我们在她的眼睛里重新看到了光彩。

”基因治疗真的那么“神奇”吗?它是如何发展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1  基因治疗:半个世纪的浮沉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的结构模型,是分子生物学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到了分子水平。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的发展。不久之后,Nirenberg和Khoran等人相继破解了遗传密码,揭示了从DNA到蛋白质的阅读方式为三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对应一种氨基酸,为我们打开了解人类基因奥秘的大门。

1957年Crick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1970年巴尔的摩(Baltimore)提出了RNA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过程是先以病毒的R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一个DNA分子,再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新的病毒RNA,被称为逆转录,是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为如何实现高效表达外源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撑,从此基因治疗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

  图1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史  
图1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史

 

黑暗中的探索(1960s-1980s)

196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乔舒亚·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提出了基因交换和基因优化的理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源重组技术为代表的基因工程技术蓬勃发展,基因治疗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开始了大胆的尝试:经过多年的研究,1968年Rogers和Pfuderer第一次在烟草花叶病毒中实验证实了病毒可以作为一种载体实现基因传递的作用。随后,他们在人体上第一次开展了基因治疗的尝试,运用野生型的肖普氏乳头状瘤病毒过表达精氨酸酶来治疗患精氨酸血症的一对姐妹。可惜的是,这次试验失败了,没有检测到精氨酸酶水平的升高,后来证实这种病毒体系无法表达精氨酸酶[1],幸运的这次试验没有对患者造成伤害,但是在那个无论对疾病还是基因递送和表达体系都不清楚的年代,这项试验显然是非常大胆的。

1980年前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马丁·克莱因(Martin Cline)在再一次对基因治疗发起了挑战,这次他们选择的是地中海贫血症。他们利用DNA重组技术将β-球蛋白导入患者的骨髓细胞中,然后回输到体内。本次尝试因为效率非常低下而再次失败了,同时本次实验也受到了更广泛的质疑。调查发现克莱因并没有获得UCLA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而且前期的动物实验并没有效果就直接应用到人体中[2]。克莱因本人也因为违反美国联邦法规而受到了严厉的制裁,同时被剥夺了系主任的职务。

这两起基因治疗的尝试,让人们意识到基因治疗不仅门槛很高而且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伦理问题,这样没有监管的盲目尝试是极其危险的。不久美国NIH DNA 重组委员会组建了基因治疗分委员会,经过讨论人们逐渐意识到摆在面前的几个障碍:首先是如何实现高效的DNA整合,如何准确的获得特定的功能基因;其次如何在靶细胞中高效的传递目的基因。在这些困难没有解决之前,基因治疗不可能成功。这标志着基因治疗已经开始逐渐走向正轨,逐渐开始规范化和系统化。

图2 基于同源重组和ES细胞系的基因打靶技术 (来自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7/illpres/page_three.html)
图2 基于同源重组和ES细胞系的基因打靶技术 (来自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7/illpres/page_three.html)

冒进式的快速发展(1990-2003)

1984年西斯特公司的穆利斯(K.B.Mullis)开发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首次获得成功,他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PCR技术的完善和基因克隆技术的逐渐成熟,使人们能够准确的获取目的基因。1970年巴尔的摩(Baltimore)发现的逆转录病毒,不仅完善了中心法则,更是为基因治疗提供了高效的导入方法。此外,腺病毒、腺相关病毒(AAV)和慢病毒等病毒系统也逐渐被开发利用[3]。

至此,基因治疗的主要障碍逐渐被攻克,多个研究组的体内外动物实验也验证了病毒介导的基因纠正和替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人们再一次相信基因治疗近在咫尺了,众多的临床试验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开展起来。

图3 基因表达和传递的载体系统 [3]
图3 基因表达和传递的载体系统 [3]

1990年美国NIH的威廉·弗伦奇·安德森(William French Anderson)开展了世界上首例正式批准的人体临床试验[4],利用逆转录病毒编码腺苷酸脱氨酶(ADA)来治疗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首先从四岁女孩阿莎提·德席尔瓦(Ashanti DeSilva)提取白细胞,然后将编码正确AD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插入到白细胞基因组中,然后将细胞回输到体内。后续检测发现,女孩体内能正确合成腺苷酸脱氨酶,但是由于白细胞存活时间短,需要经常接受类似的治疗。尽管该疗法是否真正意义上获得成功还有争议,但是该临床试验都是基因治疗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图片来自http://www.healthandfitnesstalk.com/sudden-combined-immunodeficiency-disorder-scid/)
(图片来自http://www.healthandfitnesstalk.com/sudden-combined-immunodeficiency-disorder-scid/)

随着这次基因治疗的成功,大量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纷纷涌入基因治疗领域,其中绝大部分是肿瘤的基因治疗。然而就在基因治疗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意外出现了,1999年9月13日,杰西·格尔辛格(Jesse Gelsinger)成为了第一例因基因治疗死亡的病例[5]。杰西身患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OTC),在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詹姆士·威尔森(James Wilson)领导的I期临床试验中,注射高剂量的编码OTC基因的腺病毒后引起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据FDA调查,此次恶性时间的发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违规操作不无关系,临床前的猴子试验中有两只死亡,没有引起实验人员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及时通知FDA,更没有告知病人及家属此项临床试验的风险性。因为这次事件,基因治疗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间,造成了人们对基因治疗的恐惧和排斥。有些科学家也对基因治疗开展的过快表示担忧,并呼吁基因治疗需要“重回实验室”。

  图5 美国男孩杰西·格尔辛格(Jesse Gelsinger) (图片来源http://www.jesse-gelsinger.com/jesses-intent2.html)  
图5 美国男孩杰西·格尔辛格(Jesse Gelsinger) 
(图片来源http://www.jesse-gelsinger.com/jesses-intent2.html)

2000年,法国内克尔医院研究组报道了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骨髓细胞成功治愈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X-SCID)[6]。但是3年后,在20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5位发展成白血病,其中1位死亡,后来发现诱发白血病是因为逆转录病毒在基因组中的随机插入激活了癌基因的表达所致。

这两起病人恶性事件极大的打击了基因治疗的发展,造成了基因治疗最为黑暗的10年。但同时也使人们慢慢从巨大的商业利益中清醒,重回理性:更深入的了解疾病的机理,寻找更为高效的基因递送系统,针对性的设计基因治疗策略,更加重视安全性的评估。

国内相关领域开展的较晚,不过2003年中国深圳的宜家公司——赛百诺异军突起。公司开发的抗肿瘤基因药物(今又生)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该注射液由通过修饰的腺病毒载体编码p53基因(抑癌基因)组成。“今又生”的获批批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基因治疗药,但是该项目的获批引起国内外的广泛争议。

回归理性(2009-至今)

经理了黑暗的十年之后,基因治疗缓慢的走出困境,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重回大众的视野。经历过以前惨痛教训之后,人们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病毒载体,比如2002年Jamse Wilson开发了重组AAV2/8 系统能高效靶向肝脏细胞[7],第二代和第三代慢病毒包装体系以及自身失活型(SIN)的慢病毒骨架进一步提高的安全性。

2003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以来,测序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生命,也为更合理的设计基因治疗策略,更方便的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13年以来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为我们高效的进行基因操作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00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柳叶刀杂志[8]报道通过AAV2过表达RPE65成功治疗雷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CA)。2011年,英国伦敦大学在新英格兰[9, 10]报道通过AAV8过表达凝血因子IX,体内凝血酶表达水平2%-11%之间,出血次数大大减少,除了谷丙转氨酶略微升高没有其他不良反应。

2012年第一例基因治疗药物Glybera(来自uniQure公司)在欧盟获批上市,开始的基因治疗的新时代。该产品采用AAV1过表达的方法治疗脂蛋白脂肪酶缺陷(LPLD),不过该药物售价100万美元,四年来只用了一次。 2016年欧盟第二例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来自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的Strimvelis,用于治疗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ADA-SCID),这是基因治疗走向临床的有一个里程碑。

除此之外,自2014年以来,Spark公司的的SPK-RPE65治疗雷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CA),与辉瑞公司合作的SPK-9001治疗B型血友病; BluebirdBio公司的LentiGlobin治疗地中海贫血; uniQure的AMT-060治疗B型血友病以及 AVeXis公司的FDAAVXS-101等先后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资格。“突破性疗法”旨在加速开发及审查治疗严重的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新药。

同时uniQure的AMT-060治疗B型血友病也获得的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了重点药品快速审评(PRIME)资格,PRIME(Priority Medicines)是EMA在2016年3月推出的一个快速审评项目,旨在加速医药短缺领域重点药品的审评进程。入围PRIME的实验性药物,将在临床试验及药品开发方面获得EMA的大力支持,以加速真正创新药物的开发及审批,来满足对有前景新药的医疗需求。

21世纪以来以核酸酶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蓬勃发展[11],比起传统的同源重组技术,不仅更加高效而且操作更加灵活;跟现在常用的利用过表达基因来实现基因治疗相比,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基因治疗能实现永久的治愈,但同样也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且,大范围核酸酶,锌指核酸酶,TALE核酸酶以及近几年火热的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基因治疗的策略和手段,比如我们既可以对突变基因进行原位的修复,也可以在安全位点(例如AAVS1位点)定点整合,不仅可以实现永久的基因治疗,而且更加安全有效。但是目前大多试验停留在动物水平上,张峰的Editas公司宣称要在2017年开展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

图六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11]
图六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11]

2 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的伦理争端

因治疗技术分为体细胞的治疗和生殖细胞的治疗。体细胞治疗主要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病人细胞内校正给病人的遗传缺陷,而生殖细胞治疗是指对人体的精子、卵子或者受精卵进行基因修饰从而达到治疗遗传病的目的。理论上生殖细胞治疗能够彻底根治遗传病,但是由于目前技术不成熟,一旦技术上发生问题很难纠正,可能传给后代从而扩散到人群中,更重要的是对生殖细胞的基因修饰有可能定点改变人的正常特性,比如可能让人更聪明,或者体格更健壮等,有可能带来严重的伦理争端。所以为了避免未知的风险,目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基因治疗主要限定在体细胞治疗,不能在生殖细胞中开展。

体细胞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体细胞的基因治疗并非没有伦理争端,早期的基因治疗失败的教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相关的伦理问题引起的,主要包括受试者的知情同意问题,研究者和受试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科学家的科研责任和社会责任等。以著名的1999年杰西。 格辛戈死亡事件为例,本次临床试验严重违背伦理审查,首先研究团队对招募患者存在误导和欺骗,网站没有公布猴子试验的免疫排斥和死亡的实验结果,而且最后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也没有提及。

其次,威尔森实验室有意向NIH的重组DNA委员会隐瞒了向受试者肝内注射病毒载体这一事实。而且为保护患者利益,应避免研究人员和受试者直接接触,特别是当时威尔森还拥有公司并对基因治疗相关技术拥有专利权,更应该避免研究人员和受试者的接触,因为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更容易让研究人员出现夸大研究效果,隐瞒潜在的风险等问题。

生殖细胞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的争议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早期的研究由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所以大部分还是坚决反对针对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争论的焦点在于当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放开对生殖细胞的治疗,治疗应该限定什么样的条件。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13以来年CRISPR-Cas9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些人认为现在对生殖细胞编辑的时代是否来临?各种讨论和争议接踵而来,2015年3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定制完美婴儿”的文章[12]中,作者表达了对于CRISPR技术应用于人类胚胎的担忧:一方面由于CRISPR系统存在的脱靶效应,可能会在非靶位点的位置产生切割效应;另一方面,CRISPR/Cas9并不能在胚胎中造成100%的切割,而且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切割效应,很难保证在所有细胞中都得到相同的精确修饰。

随后2015年4月18日,中山大学黄军就等[13]在《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人类胚胎中导致β型地中海贫血症的致病基因进行了修饰,这是首次对人类自身胚胎进行的突破性基因编辑尝试。尽管该研究所使用的是医院人工授精过程中废弃的不能正常发育的人类胚胎,并于实验48小时后终止实验,而且获得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符合相关法律,但是该论文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生命科学界的激烈讨论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英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兰菲尔在《自然》杂志上对这一研究进行批评,认为应该暂停此类研究,并表示需要广泛讨论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研究。

哈佛大学医学院干细胞学家乔治·戴利认为,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成功使用CRISPR/Cas9技术对人类胚胎细胞进行的基因编辑,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绝对不要误以为已经可以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伦理学家担心如果该技术一旦应用到生殖细胞中,是否能会造成人工设计婴儿,从而改变人的身高、智力甚至容貌,给人们带来未知的恐慌,加剧社会矛盾。

这一事件引起的全世界范围的广泛争论,2015年5月Nature Biotechnology [14]邀请基因编辑领域的大牛Jennifer doudna, Emmanuelle Charpentier, Feng Zhang,Qi Zhou,J Craig Venter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针对CRISPR-Cas9 技术编辑人类生殖细胞的伦理问题进行的深入的讨论,从科学上、社会上等各个方面发表的不同的看法。这些激烈的争论也间接的促成了2015年12月为期三天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的召开,来自世界各地基因编辑领域的顶尖学者共同探讨飞速发展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研究变革、潜在应用,以及这项革命性技术带来的科学、伦理和监管问题。

在华盛顿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明确表示,因为生殖细胞的临床应用将会作用在被编辑后代的所有细胞上, 该编辑基因会传至其后代并成为人类基因库中的一员。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还存在各种技术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 其安全性目前还无法估计, 且一旦被编辑的基因进入人类基因库, 该影响不可逆, 不受地域限制。在目前状况下禁止用于人类生殖的相关细胞系(包括精子、卵和早期胚胎)的基因修饰和编辑,这也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国际会议上达成的共识。但是,大会鼓励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在体细胞层面上的临床应用。

然而仅仅过去了三个月,2016年2月1日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学管理局(HFEA)宣布,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发育生物学家凯西?尼娅坎和她的团队获得一项“包括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改造”的新实验室研究许可证。管理局允许尼娅坎对人类胚胎进行为期14天的实验,且该实验只能以研究为目的,研究人员不能将胚胎编辑用于临床,也不能将编辑后的人类胚胎植入女性体内。

2016年4月22日,日本生命伦理专门调查委员会宣布,允许日本相关机构在基础研究中“编辑”人类受精卵的基因,但出于安全和伦理方面的考虑,不允许将该技术应用到临床和辅助生殖中。该委员会指出,涉及受精卵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分界线,在于是否将经过基因编辑的受精卵放入子宫。此外,有关“设计”特定容貌和能力的基础研究也不会被允许。受精卵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还必须公布实施情况,保持透明度。

然而时隔一年不到,2017年2月14日美国在设置了诸多前提的情况下,对基因编辑是否可以用于人类生殖细胞谨慎放开。美国国家科学院与美国国家医学院下属的人类基因编辑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261页报告[15],表示在严格的监管和风险评估下,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对人类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编辑,但仅限于父母双方均患有严重遗传疾病、想要健康的孩子却别无选择时。报告还提出了必须满足一下10条规范标准,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才被允许:

(1)仅当不存在其他的“合理的替代选择”时,才使用基因组编辑;

(2)它仅用于阻止一种“严重的疾病或症状”;

(3)这种使用仅限于修饰“有力地证实导致或者非常倾向于患上这种疾病或症状”的基因;

(4)这种使用仅限于将基因转化为“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已知与正常的健康相关联的版本,而且没有或者很少有证据证实副作用的存在”;

(5)针对使用这些技术的潜在风险和潜在健康益处,存在可靠的临床前和/或临床数据;

(6)在临床试验期间,针对这些技术对研究参与者的健康和安全性的影响,进行持续的和严肃的监管;

(7)存在一种尊重个人自主性的“长期多代随访(long-term, multigenerational follow-up)”全面计划;

(8)在确保最大透明度和尊重病人隐私之间保持平衡;

(9)持续地重新评估健康益处和风险,以及社会益处和风险,包括利用公众提供的输入信息;

(10)建立可靠的监管以便防止出于阻止一种“严重疾病或症状”之外的原因使用这些技术。

未来如何发展?

当科学与伦理相遇时,我们就不能抛开科学谈伦理,更不能抛开伦理讲科学,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的科学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但是当科学的发展超过的我们现有的伦理范畴,我们应该有必要减慢一下发展的速度,至少暂缓在实际中的应用。1975年阿西洛玛会议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发现DNA重组技术可能存在潜在的生物危害,以伯格和罗伯特·波洛克为首的科学家呼吁自愿“暂停”重组DNA技术的相关研究,并号召全世界科学家和公众广泛参与科学政策的讨论。

我们现在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日渐成熟,基因治疗又重新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走在时代前沿的科学家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应对新技术可能引起的伦理问题以及如何在科研群体中建立良性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再次避免基因治疗早期所遇到的惨痛教训,也只有这样基因治疗才能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riedmann, T。, A brief history of gene therapy。 Nat Genet, 1992。 2(2): p。 93-8。

2.Wade, N。, Gene therapy caught in more entanglements。 Science, 1981。 212(4490): p。 24-5。

3.Sheridan, C。, Gene therapy finds its niche。 Nat Biotechnol, 2011。 29(2): p。 121-8。

4.Blaese, R.M。, et al。, T lymphocyte-directed gene therapy for ADA- SCID: initial trial results after 4 years。 Science, 1995。 270(5235): p。 475-80。

5.Branca, M.A。, Gene therapy: cursed or inching towards credibility? Nat Biotechnol, 2005。 23(5): p。 519-21。

6.Cavazzana-Calvo, M。, et al。, Gene therapy of huma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X1 disease。 Science, 2000。 288(5466): p。 669-72。

7.Gao, G.P。, et al。, Novel adeno-associated viruses from rhesus monkeys as vectors for human gene therap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2。 99(18): p。 11854-9。

8.Maguire, A.M。, et al。, Age-dependent effects of RPE65 gene therapy for 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 a phase 1 dose-escalation trial。 Lancet, 2009。 374(9701): p。 1597-605。

9.Nathwani, A.C。, et al。, Long-term safety and efficacy of factor IX gene therapy in hemophilia B。 N Engl J Med, 2014。 371(21): p。 1994-2004。

10.Nathwani, A.C。, et al。, Adenovirus-associated virus vector-mediated gene transfer in hemophilia B。 N Engl J Med, 2011。 365(25): p。 2357-65。

11.Maepa, M.B。, et al。,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Anti-HBV Gene Therap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5。 16(8): p。 17589-17610。

12.Engineering the Perfect Baby。 201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535661/engineering-the-perfect-baby/。

13.Liang, P。, et al。,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in human tripronuclear zygotes。 Protein Cell, 2015。 6(5): p。 363-72。

14.Bosley, K.S。, et al。, CRISPR germline engineering-the community speaks。 Nat Biotechnol, 2015。 33(5): p。 478-86。

15.Human Genome Editing: Science, Ethics, and Governance。 2017

研究称基因突变会使人变笨但修复之后会提升智力

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显示,损害人类健康的基因突变可能使我们变得更笨,但是修复这些基因突变之后,会使人们变得更聪明。

一项研究发现,聪明人群拥有对智力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较少基因突变,而不是拥有更多使他们变得更聪明的基因突变。这暗示着人们出生时很少拥有坏基因突变比拥有对智力积极影响的较多基因突变更加重要。

科学家表示,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引基因编辑,同时,“修复”基因突变可使人们变得更加健康、更聪明。专家表示,该可能是近代关于智力遗传领域最令人兴奋的发现之一。

  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聪明?

智力取决于基因和人们成长的环境,例如:儿童从小营养均衡、玩许多益智玩具,他们的IQ测试分数会高于那些没有这些“福利待遇”的儿童。但是基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对同卵双胞胎进行了研究,他们拥有相同的DNA,他们指出,聪明的人有50-80%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不同人群之间智力存在较大差异,还有待于解释。

  这项研究是怎么进行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苏格兰一代人”研究项目的20000名测试者的基因数据,他们使用统计技术计算了影响智力方面的罕见基因突变效果,由于这些基因突变非常罕见,之前研究错过了可能产生的效果影响。

他们发现这些罕见基因变异是缺少环节,可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加聪明。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史蒂夫·斯图尔特·威廉姆斯(Steve Stewart-Williams)说:“这是我所见过关于智力遗传学最激动人心的研究之一。”

 基因如何从不健康人群遗传下来呢?

研究人员研究的罕见基因突变被认为在智力和健康方面存在负面影响,但是研究人员表示,每种罕见基因突变被认为仅对于健康具有较小影响。由于这种影响效应非常小,这些负面突变很难通过进化被“淘汰”。

这是因为一个人患病概率略高一些,他仍可能活下来生育孩子,使这些负面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虽然每种基因突变的影响很小,但是这些负面因素结合在一起,将会损害我们的健康,从而改变我们的智力状况。

 培育更聪明和更健康的人类

科学家认为,这些负面基因突变的发现未来有一天将为人类基因编辑提供重要线索,使用先进的基因技术,科学家从理论上能够“删除”DNA上的突变。通过这样做,我们能够使自己同时变得更聪明、更健康。

英国牛津大学伦理学家克里斯多夫·杰尼格尔(Christopher Gyngell)称,我认为这项研究对于追求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强化了道德规范。它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好事。